“宣传工作的质量体现在能否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校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新闻中心主任王明钦说道。
为适应“双一流”大学建设需要,提高全校通讯员及新媒体运营人员的业务水平,11月29日至11月30日,由党委宣传部主办的2018年通讯员培训班于金明校区行政楼二楼报告厅举办。校党委宣传部相关领导,全校各基层部门主管新闻工作的中层领导代表、教职工通讯员、学生通讯员与会。
直面挑战,网络安全在心中
如何在暗藏风险的互联网时代维护网络安全?如何应对网络社会思潮建设网络强国?河南省网信办黄睿率先开讲,作《维护网络安全,建设网络强国》的专题报告。
网络安全从何谈起?意识形态安全和技术与应用安全是重中之重。黄睿从中西方两个角度分析了互联网管理的不同体制,通过对网络社会思潮的时代背景、基本规律、发展趋势和突出特点的阐述,揭示了媒体人面临的各种挑战和威胁。他提倡主动学习互联网新技术、新经验,掌握互联网发展的主动权。他表示,媒体人既要加强网络安全立法,又要牢牢掌握核心技术,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更要时刻警惕互联网信息采编中容易引发导向错误的问题,从根本上维护国家的政治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
外语学院2017级通讯员杨娅婻有感而发:“作为学校的新闻宣传工作者,我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在运营网络时要选取合理内容,传播社会正能量,同时注意保护信息传播中的安全。”
吃透理论,以报道推动工作
光明日报河南记者站站长王胜昔结合自己新闻采写过程中的亲身经历,以《高校宣传工作如何讲好出彩故事》为题,向在场师生讲解了新闻宣传工作中的注意事项。
王胜昔表示,做新闻宣传工作,尤其是高校的宣传,要立足于“站位要高,切口要小”的指导思想。他要求通讯员们要吃透政策,做好思想理论的知识储备,努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以“改革开放”为切入口,寻找一些创新事例。
王胜昔始终建议通讯员要了解河南大学的办学理念和定位,了解学校发展思路,尤其要把学校的优势专业、核心竞争力了解透彻,与中央和教育部政策、学校实际相结合,找出自身亮点,用报道来促进、配合、完善学校改革思路,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展开。
“记者不能跳出文章来讲道理,写稿的时候是客现公正,不带主观色彩的,”王胜昔说:“要用事实让读者自己领悟,要做到让读者忘记记者,但记者又无处不在。”他表示,新闻素材其实就在身边,要善于从身边着手,选好角度,以典型的人物和事件讲好河大故事。只有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会有温度、有故事、有情节、有思想。
立足实际,敢于创新不停滞
王明钦以《做好宣传思想工作,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为题对河南大学宣传工作的发展思路和工作重点进行了阐述。他分别从网页编辑部工作变化、河南大学报改革、对外宣传工作开展、学校新媒体建设等4个方面展开叙述,提出了工作思路和具体要求。
为保证新闻的准确性和严肃性,王明钦要求各单位加强通讯员队伍建设,并重申新闻写作和发布规范,建立每季度投稿质量评比制度。
王明钦表示,河南大学报将在栏目设置、内容策划、版式设计等方面加强创新,报道师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和身边的典型。“我们已经在校报刊登了王立群老师、校友张锁江院士、在联合国工作的校友翟莹、《香玉号》演出等内容,但是这些还远远不够。百年河大还有很多的亮点与特色,希望全校师生能够积极挖掘出彩点,讲好河大出彩故事。”王明钦阐释了新闻传播的规律和发展趋势,要求对外宣传要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展开,并加强与国家级媒体的沟通联系,他鼓励通讯员开阔视野、扩大宣传力度。同时,他要求各单位加强对校园媒体的管理,要求校园新媒体账号及时进行登记备案,落实分级管理制度,严格内容发布规范,形成联动工作格局。
加强互动,为媒体注入活力
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记者张静的报告《新媒体时代高校新闻的创新》以丰富的事例和鲜活的风格让人印象深刻。她主张新媒体的语言要鲜活,建议从业人员适当学习互联网语言和社会流行语,时刻关注行业动态和社会热点,强调取好标题的重要性。张静建议高校新媒体加强与网友、其他高校、新媒体矩阵的互动,扩大受众覆盖面。
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2017级通讯员张书瑾一直希望能够扩大学校学生会微信公众号的影响力,张静的报告让她颇受启发:“新媒体运营人员的当务之急,还是切实提高内容生产的质量,加强与其他校媒的交流与互动。”
本次培训班的举行,旨在进一步加强新闻宣传队伍建设,提高师生对宣传工作中意识形态重要性的认识,准确把握新形势下高校新闻宣传工作的理念、方向、原则和基调,有效提升全校新闻稿件质量,从而进一步扩大宣传工作的影响力和覆盖面,构建全校“大宣传”格局,扎实推进学校新闻宣传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学校“双一流”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