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学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思想,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盯学校“双一流”建设目标,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宣传贯彻向纵深发展,着力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推动宣传思想工作强起来,为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提供有力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师生头脑
1.学懂弄通做实,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引向深入
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推动学习宣传贯彻工作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提高思想认识和政治站位,把推广运用好“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作为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举措。发挥好我校理论专家队伍作用,深入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为党的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在国家主流媒体上发出“河大声音”,提升我校影响力。以部校共建为契机,大力推动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开展改革先锋进校园活动,大力弘扬改革开放精神。组织开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加强策划,突出主题,激发广大师生的爱国爱校情怀。
2.强化责任落实,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主动权
全面强化学校意识形态建设与管理,构建意识形态工作大格局。加强对课堂教学、学术活动、出版物等宣传思想文化阵地的规范管理;推进党的创新理论进校园活动;加强意识形态领域阵地建设与管理,让校园广播“响”起来、网络电视台“动”起来,打造校园多媒体、融媒体平台;遴选并启动首批基层党组织意识形态阵地建设,面向校领导、中层干部开展意识形态领域专题培训,推进意识形态领域队伍建设;严格落实校院两级意识形态工作报告制度、分析研判制度、协调联动制度,校、院、党政职能部门按照职能权限主义明确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的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责任人,实行清单式列出,销号式办结,党组织书记背书;制定出台基层党组织意识形态责任制考核办法,开展意识形态工作年度督查与考核;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建设,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做好舆情引导,及时有效应对意识形态领域突发事件、敏感问题,使意识形态工作可管可控。
二、切实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提升文化内涵
1.实施品牌带动战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迈上新台阶
深化思想政治工作品牌建设工程,在全校遴选一批思想政治工作品牌项目,并给予一定资助。一方面,指导支持已经具有一定影响的我校思想政治工作品牌项目进一步凝练提升,提高思想内涵,丰富活动内容,扩大传播影响,不断提升在全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另一方面,指导支持还未形成自身思想政治工作品牌的学院,打造具有专业特色、突出时代特征、体现主流价值的思想政治工作品牌项目,在全校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思想政治工作格局。
2.提升品质和水平,加强文化建设
大力支持河南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中心建设,开展文化传承与创新相关领域的深入研究,挖掘河大红色文化、建筑文化、科举文化等,推出系列研究成果,推动中华文明、中原文化、河大精神的传承与创新。更新完善校史馆,尤其是要充实改革开放后我校的发展历程和办学成就,把校史馆打造成为爱国荣校教育的重要基地。以“全国优秀教师”、用生命完成“最后一课”的河南女教师李芳为典型,排演情景剧,并实现全省公演,传承弘扬优秀教师文化。组织新入职、入学师生代表重走我校“抗战办学路”,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
三、以“全国文明单位”建设成果为基础,不断深化文明校园创建工作
1.实施师生文明素养提升工程,提高校园文明程度
切实提高师生的文明素养,通过一系列多样化、特色化、品牌化的活动,培养师生良好的文明行为,加强师生自律与自我教育水平。举办“道德讲堂”“道德经典诵读”等活动,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陶冶师生道德情操;深化“践行价值观,文明我先行”主题活动,广泛开展师生文明养成教育,通过开展文明单位、文明班级、文明宿舍、文明家庭、文明教工、文明学生等先进典型评选表彰活动,不断提升师生的文明素养,实现文明到位、到人、到心。
2.深化群众性文明创建,打造精神文明建设特色品牌
推动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开展,在各基层单位建立志愿服务站,组建志愿服务项目团队,培育打造以专业为依托的志愿服务特色品牌和项目,评选表彰一批先进典型。督促各单位围绕年度精神文明创建主题,结合本单位特色,注重创新,积极开展活动,打造特色品牌。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优秀案例征集活动,整合优秀特色活动资源,凝练特色品牌和亮点。
3.加强文明创建常态化管理,建立文明校园创建长效机制
完善责任体系,强化各单位、各部门责任意识,在本年度创建文明校园工作中,结合每个单位工作负责的领域和专业特色,落实各项创建工作,真正形成文明办牵头抓总,各职能部门分工协作,各基层党委积极参与的良好运行体制。加强校内创建工作的管理督导、日常检查和考核评估,扎实推进校内文明单位创建。常态化开展校园环境卫生、公共秩序督导检查工作,在校报开辟专栏,加大对不文明行为惩罚和曝光力度。加强对督导检查组的管理,强化制度建设,确保各项督导工作有效开展。
4.实施文明校园建设工程,形成特色鲜明的人文环境
积极推动建设精神文明创建文化长廊,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场,通过文化墙、文化景观等向广大师生传播文化知识和文明理念。设计一批具有河大特色、河大元素和融入校史、校风、校训的优秀公益广告,利用新媒体、网站、校报和宣传栏进行宣传,充分发挥校园环境隐形育人的功能。
四、强化正面宣传,弘扬主旋律、凝聚正能量
1.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统筹推进宣传教育工作,营造浓厚氛围、凝聚奋进力量
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普及,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对形势的科学判断和决策部署上来。 聚焦学校“一条主线、两项工程、三项基础保障”“两翼齐飞、四轮驱动”等中心工作,集中宣传学校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一流学科大学建设过程中提出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要求,取得的新突破、新亮点、新成就。组织开展“我和我的祖国”“你好新时代”等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和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主题文化活动。策划开展摄影作品展、美术作品展、书法作品展等系列文艺活动,联合河南省广播电视台举办“歌唱祖国”诗歌朗诵会,精心组织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主题晚会、合唱汇演、校史知识竞赛,举办河南大学抗战办学文化理论、融媒体发展等系列学术报告会,全面展示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校各项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
2.守正创新,讲好河大故事
对学校高水平的科研平台,重大科研项目,各领域的优秀专家、学人,一流学科、优势特色学科、B+学科等进行重点报道,充分展示学校办学实力和办学成就。深入基层,挖掘师生身边的先进典型,深入报道他们的先进感人事迹,展现我校优良的师德师风。注重统战工作宣传,开展“党外代表人士采风”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挖掘宣传我校厚重的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深入报道学校在构建风清气正的政治文化、依法治校的制度文化、立德树人的育人文化、和而不同的学术文化、开放创新的服务文化、和谐友好的环境文化过程中的新办法、新举措、新经验、新成就,增强师生的文化自信和爱校荣校情怀。继续深化对外交流合作,提升策划能力和宣传质量,强化理论宣传,推动学校与地方政府的深度合作,扩大学校影响力。
3.推动媒体深度融合,打造新型融媒体矩阵
坚持多媒联动、错位发展,按照“统一策划,统一采集,分类制作,多元发布”的工作原则,继续推动校报、网站、新媒体、广播站、宣传橱窗、电子屏幕等“六位一体”的融媒体矩阵建设。探索建立校级媒体“中央厨房”模式,及时为全校各单位提供全面、准确、真实的新闻素材,实现新闻资源全校共享。加强融媒体栏目策划力度,打造更多深受师生欢迎的融媒体栏目,全方位、多角度展示我校优良的教风学风校风。加强与教育部、教育厅及全国高校新媒体的沟通联系,提升我校新媒体的社会知名度。
4.加强网络阵地建设和管理,营造出彩河大网上舆论强势
贯彻落实《中共河南大学委员会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校党发[2016]102号)。加强网络宣传主阵地建设,改版学校官网首页、新闻网、英文网,逐渐完善主页信息量和功能,增强视觉冲击力和吸引力,更好地发挥网络平台的服务和引导功能;加强网络安全运行和信息安全管理。推动新媒体平台微信、微博、QQ空间、QQ智慧校园号、河大抖音科学布局、均衡发展,注重线上线下协调联动,线上设置议题,线下增强互动;创新新媒体运营模式,推动传播方式向直播化、视频化等方向发展,提升宣传效果;进一步加强对全校新媒体的规范管理,强化“全校一盘棋”意识,增强全校新媒体矩阵联动,形成信息共享、协调合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继续做好舆情监测工作,提升舆情科学研判处置水平和应对能力,为学校决策提供重要科学参考。
五、开展增强“四力”教育实践,加强宣传思想队伍自身建设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扎实开展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教育实践工作,以增强专业本领为关键,以锐意创新创造为紧要,以培养优良作风为基础,推动宣传思想队伍整体素质实现大提升。落实好理论学习制度,定期举办业务培训,积极参加中国青年报举办的全国高校新媒体联盟年会培训、教育部“星火计划”新媒体年会等学习培训活动。深化拓展“走转改”,更加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师生,用师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和语言反映身边人、身边事;强化新闻舆论监督功能,曝光和监督校园不文明现象。
2019年3月18日